新聞資訊
News
CTP停車,塑造停車產業互聯網新秩序
產業互聯網迎來發展機遇
經過20年的高速發展,互聯網將中國的各個產業實現聯網化。首先,新浪、百度、今日頭條,逐步完成“傳媒”產業的互聯網化;騰訊QQ、微信、游戲,逐步完成“通信和娛樂”產業的互聯網化;淘寶、京東、拼多多,逐步完成“零售”產業的互聯網化;滴滴、美團、餓了么,逐步完成“出行、餐飲”等生活服務產業的互聯網化。
從本質上來講,互聯網并沒有改變上述產業里供給方和需求方交換的核心內容(商品或服務),但是改變了供給方(B端)提供/需求方(C端)獲取資訊、娛樂、購物、出行和吃飯的方式,提高了商品或服務的交換效率。對于產業,互聯網帶來了價值輸出與消費的重構,無論對供給方(B端)還是需求方(C端),這種重構都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聯網:賦能供給方(B端)將全部資源低成本聯網,實時連接C端;
智能:賦能供給方(B端)更直接地和C端互動,進行需求交流并迭代;
網絡化:賦能供給方(B端)更低成本借力“網絡”開展協同,完成服務。
CTP停車塑造停車產業互聯網新秩序
截至2018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達2.4億輛,汽車駕駛人超過3.4億。與車主出行和車主消費息息相關的停車產業自然而然成為十萬億級市場,而與車主出行關聯程度最高的停車場互聯網程度仍然很低,車位資源仍零散于線下,服務效率低,車主停車體驗差。
緊緊把握產業互聯網向縱深發展的時間節點,CTP停車聚焦于有剛性需求且市場空間巨大的停車垂直領域,以互聯網思維,從“人貨場”的角度,重構停車產業新秩序!
貨(服務或商品),在停車場景里,車主可通過CTP停車獲得停車服務或其他商品/服務信息,享受CTP停車平臺或合作商家利惠,并可以做到完全數據化運營及銷售分析,將線下占全部零售商品80%的分額納入云端。
場(停車場或車主消費目的地),作為提供服務或商品的通道,CTP停車通過SaaS云平臺和配套智能硬件向通道進行賦能,使之更高效率地為車主用戶(C端)提供服務,并吻合車主用戶的需求特性,為之打造更好的消費體驗。
CTP停車總部坐落于上海,是一個有15年物聯網技術沉淀的技術團隊孵化的互聯網項目,目前已在全國完成18個城市開站,預計2019年簽約5000+個停車場,為1000萬+車主用戶提供智慧停車服務。
通過物聯網、AI、移動互聯網、無線通信、云計算和大數據等領先技術的驅動,CTP停車歷時2年耗資千萬自主研發了多款LORA-IoT和NB-IoT物聯網共享車位鎖,并通過智能硬件與CTP停車SaaS云端傳輸數據,實時動態管理和分配車位,為車主查找車場及車場內的空置車位、預約車位、室內導航及無感支付提供了解決方案;CTP停車SaaS云平臺同時為停車場提供功能完善的Web管理端和手機管理端,功能包括車輛管理、訂單管理、緊急場景遠程控制、收入報表和提現等,還會為集團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定制開發,適用辦公樓、綜合商圈、酒店、醫院、交通樞紐、充電樁車位和個人產權車位等場景。